車市整體遇冷 消費向二三四線城市轉移
國內汽車線束膠帶車市2003年銷量達到百萬輛,2010年達到千萬輛,受購置稅優惠幅度減少的影響,2017年增速明顯放慢,2017年增速低至2.4%; 18年市場遇冷,今年2月出現第一次同比下滑,7月第二次同比下跌,隨后8、9月同比連續下跌,9月跌幅超過兩位數,跌幅高達11.9%。由于去年小排量稅透支導致去年第四季度基數高,經濟不景氣,高油價等原因,第四季度同比還將處于下跌趨勢,2018年整體車市將處于下跌狀態。
在乘用車銷量呈現同比三連跌的情況下,新能源車依然保持高增長,9月同比增長69%,累計增長109%,成為拉動車市增長的動力。
2010年SUV增速反超轎車,布基膠帶其后直到2018年累計增速一直高于轎車增速。2015年增速開始放緩,2018年增速更是跌破2位數,同比增速低至3%。今年6-9月出現同比四連跌,乘用車市場7-9月同比三連跌,標志著國內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。
2017年MPV同比由正轉負,且跌幅高達19%,一是由于自主品牌MPV的大幅下滑導致,部分銷量較好車型生命周期老化,五菱宏光、歐諾占整體市場份額的40%,其中五菱宏光占整體市場份額的26%,但自2010年上市以來沒換代升級,歐諾自2012年以來同樣沒進行產品換代更新,競爭力下降;二是自主SUV加快產品的投放搶占了MPV的市場份額,2017年全新自主SUV產品的投放多達40余款,而自主MPV僅投放十余款。2018年隨著MPV產品結構的老化,市場SUV新品上市的節奏加快,購置稅完全退坡等因素的影響,MPV同比還將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。
隨著國家的轉移支付,政策傾斜,產業轉移等原因,西南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好,從區域銷量上看,其也是同比增長最大的區域,同比增長3.7%,其中四川累計銷量最高占整個地區的30%,而其省會城市成都又占其銷量的50%,昆明也占云南銷量的43%,其集中度比較高。
從各省市銷量來看,廣東省位列第一,占國內銷量的39%,與其經濟發展良好密不可分,廣東省連續29年GDP位居全國第一;北京市跌幅最大高達20%,一是老舊車報廢補貼及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在2018年退出對其新車銷售產生不利影響;二是2018年北京新車配置指標下降33.3%,其中燃油車指標由9萬輛減至4萬輛,下降了56%。
在國內乘用車市場持續疲軟,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下,得益于市場消費升級、豪華品牌國產化率的持續提升、入門級車定價不斷下探,豪華車整體走勢強于乘用車市場。豪華車仍保持較快速的增長,帶動乘用車市場的增長。市場份額也從2009年的2.7%提升至2018年累計的8.9%。豪華車將成為繼轎車、SUV后,帶動車市增長的一大動力,激勵更多的車型投入高端品牌和高端車型,國內自主品牌中有WEY、領克的問世,自主品牌有眾多車企紛紛推出高端車型,實現向上突破,正面與合資品牌進行競爭。
今年上半年國產豪華車市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,7月進入銷售傳統淡季,由于進口關稅的下調,市場觀望情緒濃厚,增速放緩明顯跌至2.7%,8、9月又重回兩位數的增長態勢。
2018年豪華車市場轎車累計銷量95.5萬輛,保持20%的高增長,高于整體豪華車市場的增長,占豪華車市場份額的65%。豪華車市場累計TOP5車型為奧迪A4L、奔馳C級、奔馳E級、寶馬5系、奧迪A6L,均為轎車,且其銷量均突破10萬輛,總量占整體豪華車市場的39%,且top5車型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5%。
SUV占豪華車市場份額的35%,隨著國產捷豹E-PACE、凱迪拉克XT4、奧迪Q2L的上市,豪華SUV價格開始不斷下探,會對中高端合資品牌銷量造成一定的擠壓,未來隨著更多的國產豪華入門級SUV的加入,或將帶動SUV市場銷量的增長,進而帶動豪華車市場的持續增長。
一線城市已然不是豪華車的主力,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17.5%下降至2018年的16.8%,一線城市由于限購限行等因素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。二線城市需求表現強勁,各豪華車企均在二線城市銷量表現最好,整體市場份額由去年的29%上升至今年的30.3%。三線城市市場份額也較去年提升了0.3%。
奧迪、寶馬、奔馳在二線城市的同比增長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,而奧迪在一線城市卻表現出負增長,近年來,由于一線城市限行、限購以及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,國內汽車消費開始逐步向中西部二三四線城市轉移。
- 上一篇:10月國內汽車召回近80萬輛 2018/11/16
- 下一篇:醞釀拍賣帶牌車 買主無需再搖號 2018/11/16